东华大学简称“东华”,地处中国上海,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院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是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
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
1952年至1956年,先后有6所院校系科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依次是:南通学院纺织科、武汉中南纺织专科学校、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印染班、苏州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上海华东交通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青岛工业学院纺织系,学校由此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理工结合的一所纺织高等学府。
195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新中国首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
1956年,创办夜大学。
195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59年9月5日,学校成立中国第一个化纤科研机构——化纤研究室(现化学纤维研究所)。
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4年,国务院决定将华东纺织工学院制丝专业、无锡轻工业学院纺织系并入苏州丝绸工学院,更名为苏州纺织工学院(现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1966年“文革”爆发后,学校停止招生5年。
1969年,学校划归上海市领导,1972年4月更名为上海纺织工学院。
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6年,建立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内最早的环境类学科之一。
1978年10月,学校和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普陀区人民政府、上海石化总厂共同创办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
1979年,学校重归纺织工业部领导。
1979年,学校成为国内第一批培养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单位。
1980年,恢复华东纺织工学院校名。
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并于1991年获批设立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纺织大学时期
1985年,经纺织工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并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为校名题字。
1986年,学校成立奖学金基金会,建立选拔、培养优秀学生制度,人民贷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
1989年至1992年,由企业和知名人士、教授、专家存款设立“五爱奖学金”、“陈维稷奖学金”、“梁溪唐氏奖学金”、“诚孚同学联谊会奖学金”、“纺织工程学会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和“美国杜邦公司奖学金”等。
1994年11月,中国纺织总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国纺织大学。
从1995年开始,学校每年承办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
1995年9月,学校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7年5月,通过“211工程”可行性论证和立项审核。
1997年10月31日,中国纺织总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中国纺织大学。
1998年9月1日,学校正式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1999年9月1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同月,国家轻工业局上海玻璃搪瓷研究所并入东华大学。
2002年,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全面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培养与管理。自此学校国际学生教育开始呈现跳跃式发展(留学生规模现为上海第一)。
2002年10月,位于松江大学城的松江校区动工建设。
2003年5月,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9月,首批03届学生进驻松江校区。10月16日,东华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5年,松江校区基本建成。
2007年,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2010年至2011年,学校先后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2010年4月1日,学校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
2014年4月24日,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成立,并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纽约时装学院、日本文化学园、伦敦艺术大学等国际上著名艺术设计院校达成合作共识。10月,学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
2015年3月30日,学校首所孔子学院在肯尼亚莫伊大学成立,是全球首所纺织服装特色孔子学院。5月,上海高校首个众创空间和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基地先后在东华大学成立。
2016年12月,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认证的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院校。
2017年8月,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月11日,学校当选为中国标准化协会城市家具分会会长单位,10月21日,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在东华大学揭牌成立。12月8日,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2018年3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东华大学新增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点获批数量列上海市第一。5月4日,学校与上海科学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土木工程、设计学
专业学位博士点:工程
双一流”建设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含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友尚、褚君浩、赵进才、李大潜
中国工程院院士:郁铭芳、周翔、王浩、周勤之、李伯虎、季国标、俞建勇、刘源张、柴天佑、谭建荣
教育部长江学者:卿凤翎、孙刚、朱美、顾伯洪、丁永生、Benjamin S. Hsiao、王子栋、刘向阳
国家千人计划:杨一奇、梁越升、储玲玲、胥波、隋晓峰
上海千人计划:金武松、朱波、鲁希华、冯浩
上海市东方学者:史向阳、陆昌瑞、王宏志、蔡正国、左伟伟、杨建平、于剑
外国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程正迪、俄罗斯工程院院士Kirill E. Perepelkin、欧洲科学院院士Michel Marie Deza、匈牙利科学院院士Julius Vancso、美国工程院院士Corale L. Brierley、美国工程院院士雷伊·鲍曼
国家特色专业: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日语、应用物理学、环境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特色院系及专业
服装设计
东华的服装设计专业在服装界是很有名气的,不仅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眼球,而且还吸引了世界各地服装行业的目光,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场国际品牌的发布会会在这里举行,而且学校还会经常邀请一些来自法国、意大利、香港等地的服装设计师前来讲座,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一睹大师们的风采,如果你对这个专业感兴趣,那么东华是你不二的选择。同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服装设计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是属于不同的类别,前者是工科专业;后者是艺术类专业;同时两个专业都是需要有手绘功底才行;这个学校艺术类专业是需要校考的,只有拿到了校考合格证才有资格上。而工科类专业大家只需要通过高考就可以上,2018年东华大学的最低调档线是622分,2017年的最低调档线是591分,而服装设计工程专业的调档线为597分,仅次于理科实验班598的分数。
纺织工程
纺织工程是教育部的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也是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主体学科,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纤维资源被不断的开发利用,各种高性能和功能性化学纤维不断问世,新的纤维制品加工方法不断的出现,东华的纺织工程专业在天然纤维利用生物技术在纺织方面的应用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学
东华的材料学不仅是国家重点学科,而且还是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机会凡是与纺织有关的各种纤维面料和特殊材料都可以在东华纺织工程的实验室里找到,甚至是航天员的服装,东华都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科研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