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教育不再薄弱”的追求怎么实现?

2016-12-13
来源: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是当前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时代呼唤核心素养,社会要求核心素养,教育需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

而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关键期的初中教育,该重视从哪些方面去考量、追问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如何实现初中教育质量兼顾公平、全面和更有效益的提升?一起走进这次会议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第29次学术年会分论坛

追求更加全面、更加公平、更有效益的初中教育

2016年12月17日

报告内容

追求更加全面、更加公平、更有效益的初中教育质量——让初中教育不再薄弱

A. 对初中教育发展线索的追问:我们在哪里,往何处去?

B. 初中教育发展路径的突围

C. 初中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张熙(北京教科院院长基础教育研究所 所长)

坚持三个重构,全面振兴初中教育

A. 重构初中教育的战略地位

B. 重构初中教育的育人模式

C. 重构初中教育的教育生态

祝启程(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遵循规律,多维施策 构建轻负高质教育新生态

A. 改变教育生态,从中考改革开始

B. 改变教育生态,从转变观念开始

C. 改变教育生态,从家校合育开始

D. 改变教育生态,从课程课堂开始

李庆华(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

让农村孩子就近享受优质教育

A. 改进教学管理:在课堂教学的管理上,学校推行“一备、两段、三评、四式、五表彰”的管理模式

B. 改进教学模式“经过反复实践,学校确定了由“课堂准备—明确任务—探索自试—困难支援—效果检阅—学习小结”等6个环节构成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C. 改革教师培养机制:从师德与师能两个方面入手,构建起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刘福颖(天津市东提头中学校长)


作为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任务的各个学校,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学阶段的教育应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又该如何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和每个学校的校情来实施,这是当前每个学校在具体操作和实践中应该需要考虑的问题。


此分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10月28日,是中国教育学会成立较早的分支机构之一。专委会前身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下设机构,理事长由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特级教师李锦韬担任。专委会现已成为全国初中学校校长成长的摇篮。

寻找提升初中教育质量的途径

谷俊英(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六一中学)

初中教育同高中和小学教育的比较中,向来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也说明了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教学质量较低,甚至是学生的基础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寻找适合提升初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以现代教育精神为基准点

所谓的现代教育精神,主要是指包含传承、弘扬和创造的全新的人文精神,在现代教育精神中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重视传统,在现代教育精神中尤其重视求真等相关的传统精神,追求真、善、美的全面统一,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全面引导着整个初中教育的价值观取向。其二是具有民主精神的,要求解放思想的理念,所谓的科学精神,主要在于充分重视教育教学的规律,其中包含着正确的认识规律,并且能够严格遵守规律。初中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初中教育既是义务教育,更是需要面对升学和中考的阶段。与此同时,学生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阶段。为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这一现状,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此,教师也应当在教育中充分重视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更好地走进学生内心,寻找学生内心最真实的需求。现代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或者是一个口号,其更是一种教育的品质,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务必做到以现代教育为出发点,真正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2.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课堂教学改革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习知识,使得现代教育应当回到教育的原点。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构建生态课堂,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重视学生,解放学生的思想,以至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在现代教育中,初中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学方法的转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而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整个教学呈现出网、案、课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轻松学习,不断成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发展,现代初中教师应当重视对课堂教学的建设,充分实施新课标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充分使用教学资源,并且能够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差异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克服困难,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提升初中教育的教学质量。

3.以多维评价为调控

人们之所以说初中教育是“豆腐腰”,而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更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是家长和社会各界对这一阶段学习的不重视,同时,大多数人都停留在追求成绩,追求分数的层面上,将升学率设定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面对这种情况,教育教学更加不应当屈服在这样的价值观下,应当坚决抵制各种功利化的想法,改革评价体系,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本身各方面尚处于发育阶段,初中生自身的主体意识逐渐形成,同时,其人生观或者价值观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一阶段,教师更应给予学生相对较科学的评价,以此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当采用多维评价模式,全方位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4.以师资打造为支撑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中,教育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中,严重缺乏优秀的初中教师。为此,在现代初中教育中,教育部门应当重视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采用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实践中提升教师质量,全面培养优秀的初中教师。为此,学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学校可以构建多层次的师资建设平台,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培训,为新教师树立奋斗的目标,不断有针对性地提升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水平。其二,正所谓成功非一日之功,任何大师的形成都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和锻炼中得来的。为此,学校应当给予教师更多的机会,如参加各种活动,进行公开课或者组织研讨会之类的,以此来提升初中教师的综合水平。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中,提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同时,提升教学质量的道路更是崎岖的,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为此,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应当给予充分重视,不断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教师,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