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章程自治。改变现行的学校层级化、指令性管理运行模式,搭建学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扁平化”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公开民主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二是经费包干。改变教育局统一管理学校经费的拨款模式和资源分配方式,通过经费包干、考核拨付等方式,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是动态调配。建立“基本编制”和“备案编制”相结合的编制管理制度,“基本编制”纳入事业编制管理范围,“备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适时增减,科学调配全区师资配置。
四是竞争上岗。制定以工作量、工作业绩、动态考核评价结果为主的职称和岗位竞争上岗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教师队伍管理与提高的良性竞争机制。
五是自主聘用。变“区招区管”为“校聘校用”,采取人员经费总量控制,招聘方案审核备案,纪检监察全程参与的模式,由学校自主组织教师招聘,依法进行教师管理,畅通教师退出渠道。